毕节日报:食用菌托起群众致富梦

2018-03-14 作者:高原蓝梦菇业网络部

□ 姜晓  郑春华
  近日,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腾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食用菌棒整齐划一,不少菌棒上的香菇已可采摘。
 
  正在大棚内采摘香菇的村民王道菊边干活边说:“我家去年‘自种’了3个大棚的食用菌,一年下来,收入8万多元,空闲时间给公司打工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
 
  自种,是该合作社带富群众的一种模式。由政府出资建大棚,合作社负责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回收,收入全部归群众所有,群众一个大棚每年可收入2至3万元。
 
  “在香菇大棚里上班,不用日晒雨淋,工作也轻松,还能照顾孩子读书,比出门好多了。香菇3角钱1斤,我们一天收100多斤,有40多块钱。”在大棚内务工的村民高廷玉说。
 
  高廷玉是该村长虹组人,丈夫开车跑运输,两个孩子读初中。她在照顾孩子之余,也到合作社“领种”了一个香菇大棚。
 
  领种,是该合作社带富群众的另一种模式。由合作社统一建棚、统一管理,群众出劳动力,公司统一定价回收香菇,扣除前期付给群众的工资、大棚租金、菌棒成本,收益归群众所有。
 
  “一个大棚一次投放菌棒5000棒,一年投放两次共1万棒。每个菌棒产香菇1.5斤,合作社定价每斤3.5元统一回收,共5.25万元。除去合作社每棒付群众工资8400元、一个大棚每年租金700元、1万菌棒成本3万元,群众领种一个大棚一年可收入1.34万元。”合作社总经理陈孟谈为群众算了一笔账。
 
  作为黔西市食用菌示范基地的核心区,新桥村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目前,仅新桥村的日产菌量就已达到3000斤。
 
  新桥的食用菌产业致富计划于2013年正式启动。
 
  当时,腾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贵州高原蓝梦菇业有限公司在新桥村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开始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道路。公司和合作社相继建成了菌棒自动化生产线、菌种繁育中心、标准化加工车间等设施,且产品已在毕节、贵阳等地打开市场。同时,洪水镇依托该公司的种植技术,筹措资金54万元,在新桥村修建100个食用菌大棚,免费分给贫困户使用,帮助贫困群众增收。
 
  洪水镇党委书记李民斌说:“‘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调动了周边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下一步,洪水镇将大力推动群众自种模式,由政府统一建设香菇大棚730个,确保全镇727户贫困户每户1个大棚,加上已经建设的5600亩蔬菜基地,每户贫困户有3亩蔬菜,脱贫致富不成问题。”